我省機械行業獲首屆“江蘇省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和“江蘇省十大優秀專利發明人”名單
為了進一步推動“科教興省”戰略的實施,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先進的時代精神,激勵科技人員和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發明創造活動、勇攀科學高峰,為促進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實現富民強省、“兩個率先”的奮斗目標奉獻聰明才智。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人事廳、江蘇省人事廳、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總工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發明協會在全省聯合開展了江蘇省首屆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的評選活動。經研究決定授予程培元等10名同志 “江蘇省首屆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榮譽稱號,授予仲漢根等10名同志“江蘇省首屆十大優秀專利發明人”榮譽稱號(名單附后)。
趙淳生
趙淳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超聲電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他率先在國內開展電動激振器技術的研究,成功研制了JZQ永磁式激振器系列和高能激振器系列,填補了國內空白。之后,又研制了GF-200型超低頻功率放大器,并拓展成全新的內磁式結構、非線性彈簧和無骨架動圈的JZQ永磁式激振器系列。該產品在功率放大器上第一次在國內實現了定電流和定電壓的直接輸出方式,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打破了國外電動激振技術的壟斷,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之后,他又研制出WFB-1型寬頻帶激振器、HEV-5型高能激振器,“九五”期間,拓展成高能激振器系列。經國防科工委鑒定,該成果的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國家技術發明四等獎。
1994年10月,他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回國投入到超聲電機技術的研究中。同年底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能實際運行的旋轉型行波超聲電機,填補國內空白。此后,又繼續研制成功10余種新型超聲電機。同時,在超聲電機運動機理、機電耦合動力學模型等基礎研究方面,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提出一種新型自校正超聲機,證明了圓柱—球體三自由度超聲電機的運動機理,實現其位置和運動軌跡的控制;提出綜合利用平面內不同類型模態設計薄型駐波和行波超聲電機;應用約束變尺度優化法對縱扭復合型超聲電機進行動力學設計,成功解決縱、扭共振頻率一致性和振型要求問題;首次證明:直線型超聲電機矩形定子平面內縱、彎共振頻率一致所要求的長、寬比為4,提出相應的矩形壓電陶瓷片極化分區之最佳方案;導出了搖頭型超聲電機定子表面任意質點的橢圓運動軌跡方程,研制成功相應的原型樣機,獲得超聲電機技術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超聲電機的研究”于2003年獲國防科技一等獎。專利產品創產值1100多萬元,并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
唐崇健
唐崇健,一位來自水鄉寶應的年輕人,憑著對科技事業的執著追求,十九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電線電纜研發這塊熱土上,為寶勝集團的科技進步和躋身國內一流電纜企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十九年來,唐崇健先后組織和主持開發了直流電纜、變頻器用電纜等62項新產品,其中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有33項,21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35項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他研制開發成功的產品有10多項分別獲得國、部及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35kV防水交聯電纜等產品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一步法硅烷交聯電纜制造技術等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2項。至目前,這些新產品已累計為寶勝集團實現銷售達25億多元。
他嚴謹治學,撰寫了一批頗有影響的專業論文,其中有35篇先后在《電線電纜》、《供用電》等國家一級期刊雜志上發表。
1999年,唐崇健牽頭組建了寶勝國家級技術中心,設立了博士后流動工作站,使寶勝的科技研發能力大大增強。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近年來,集團每年開發新品15個左右,新品占全集團年銷售額的30%以上。2004年2月,公司從日本引進生產線,他憑著自己深厚的的專業知識功底,敏銳地指出了日本設備的技術不足,使日本的4條進口生產線的要價由當初的1200萬元降到600萬元。
他積極參與了國家有關技術標準的制訂工作。參與制訂了一批在國內較有影響的技術標準。成為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和發起人。他本人發明的高阻燃隔火技術、分支電纜、新型耐火電纜、防火電纜附件等專利技術,分別被采納應用于一系列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過程中,特別是他發明的高阻燃隔火技術的推廣運用,有力地推動了電線電纜行業的技術進步。
由于唐崇健對電線電纜行業的突出貢獻,2001年他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聘任為第一屆全國電線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2003年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聘任為第二屆全國電線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第三屆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防火材料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并成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線電纜專委會委員。
陸厚平
陸厚平,南京大陸中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帶領企業始終致力于電力系統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始終瞄準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課題,領導公司的技術創新工作,帶領項目組成員始終站在國際競爭的前沿,瞄準該領域最新技術,把握電力用戶的潛在需求和發展需要,在傳感技術、軟件設計思想等核心技術上進行富有成效的技術攻關,形成了三十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申請專利10項,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的創新結果。
他主持研發的“MJA型電站入爐煤成分在線檢測裝置”填補國內空白,被列入國家2002年重點新產品試產計劃,并被國家發改委列為2004年首批民用非動力核技術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鍋爐爐管泄漏自動報警裝置”被國家電力公司規劃設計總院、國家電力公司成套設備部列入電力工程300MW火電機組主要輔助設備推薦廠家名錄;“火電廠排污處理及回用控制系統”被國家經貿委列為“2001年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創新研制項目”;“火力發電廠煤場監控與優化系統”被國家經貿委列為“2002年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創新研制項目”;“電站鍋爐燃燒優化控制系統裝置”被列為國家科技部首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子項目列入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上述專利全部實施,被廣泛運用于電力行業,多次獲省、市科技進步獎,近五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億多元,利稅8000萬元以上,已成為本公司主導產品,并成功應用到國內三百余家大型電廠,核國際市場。主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50%以上,在火力發電行業具有廣泛影響。
虞瑞鶴
虞瑞鶴,鎮江市電站輔機廠廠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名牌與市場戰略研究員。他十分重視科技進步和新產品開發,十分重視研發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共發明和申請了10項專利,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專利產品已累計創產值12.5億元,創利稅2.97億元。1993年虞廠長在消化吸收美國ABB公司先進技術基礎上自主創新,研制成功“埋刮板輸送機”專利產品,贏得了社會的認同,大幅度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同年,他又研制成功“新型助熱裝置”專利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1994年他發明“利用汽車尾氣保濕的自動切換裝置”和“自卸罐車液壓推動刮板裝置”二項專利,解決了電站濕粉煤灰在寒冷的冬天運輸過程中易凍結和自卸罐車在卸料過程中料卸不清的技術難題。1995年他在引進芬蘭紐普蘭有限公司(Pneuplan ey)先進技術基礎上二次創新,發明了“球形氣鎖閥”專利成果;1998年在消化吸收美國GE公司先進技術基礎上自主創新,發明“高效物料分選機”,1999年開發并申請“鍋爐底灰渣冷卻裝置”專利。2003年他發明的“一種灰庫頂部轉換閥”專利,結構新穎、技術水平先進,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這些專利都付諸實施,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