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并購南京民企飆升5倍
記者昨日從南京市外經貿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南京市企業在引進外資戰略合作者方面發展迅速。全市新批外資并購企業26家,其中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8個,總投資額達4億美元,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合同外資1.7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12%和532%。
民企成外資并購主力軍
從今年的外資并購實例來看,民營企業正成為最活躍的成分。上半年全市新批的26個外資并購項目中,參與主體是民營企業的達22個,注冊合同外資達1.59億美元,分別占總量的84.6%和94%。全市外資并購項目中,投資總額前三位均被民營企業所占據,其中蘇源房地產公司并購項目,是目前為止南京最大的房地產業外資并購案例。尤為醒目的是,上半年南京新引進的3個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中,有兩個是民營企業并購項目: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與五星電器聯手合作,設立了全國第一家合資家電連鎖企業;世界糧食界“三巨頭”之一的美國邦基公司并購了南京華農公司。兩個并購項目合計注冊合同外資超過了1億美元。而此前世界500強并購南京企業的案例,只有去年美國安格公司資產并購南京催化劑廠一家。此外,遠東快鹿物流有限公司是南京物流業的首家外資并購項目。
外資頻頻“出手”為哪般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商將并購目標瞄準了中國本土企業。今年開始,外資更是頻頻大手筆并購中國的啤酒、鋼鐵、水泥、商業等企業股權。從南京看,今年上半年并購項目吸引外資達到了去年同期的5倍。那么其背后的動因是什么呢?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解釋:從外商角度看,采取并購方式投資與新設立企業相比,具有建設時間省、資金投入少、進入市場和實現規模效應快等優點,因此目前已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流;從南京情況看,近年來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投資環境對外商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較快,2005年實現增加值已占全市GDP三分之一以上,很多企業實力顯著提高,有4家企業進入江蘇省百強民營企業前十名,具備了與外商進行長期戰略合作的基礎。同時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客觀上要求能進入國際市場、獲得先進技術、提高企業競爭能力。通過外資并購,企業可以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產品檔次、開拓海外出口渠道等。因此,外資與民資在南京市的加快合作,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理性看待外資并購
面對外資并購的火熱勢頭,國內的一些擔憂、反對聲也逐漸響起。有觀點認為跨國公司利用國企改革的時機,將并購目標大舉指向行業龍頭企業,主要意圖是搶占戰略制高點,實現對整個市場的控制,影響民族經濟發展。也有人指責外資并購境內企業,特別是并購國有企業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失去對企業的控制力,甚至導致原企業的工人下崗、失業等問題,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對此,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些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從南京外資并購的實際情況看,民營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充分的行業,外資并購項目主要涉及制造、商業、房地產、物流、酒店等行業,并不涉及對國家經濟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的領域。相反,從目前并購項目的運行情況看,通過新的資金、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經驗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企業競爭力、活躍了行業市場。因此,在新形勢下倡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外資并購,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壯大,而且有助于南京市擴大利用外資,也是在當前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實現“無地招商”的一條重要途徑。
通訊員 谷勁松 張一芹 商報記者 盧萍 實習生 盧旭
來源:江蘇商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