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國裝備制造業融資困境實現行業振興
缺乏金融機構的支持,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整合都將受制于外國資本,最終失去產業控制權。擬議中的產業基金能否扭轉這一局面
還貸危機
“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公司(下稱齊二機床)2006年從國家開發銀行貸的4.5億貸款現在有2億要還,為了還貸款,企業職工已經努力集資”,近日,記者從一知情人士處獲悉,由于齊二機床這兩年的利潤不足以償還貸款,為了企業的發展,齊二機床全體職工勒緊褲腰帶,千方百計湊集款子。
齊二機床的職工為何會愿意掏出錢來還貸款呢?事情還得從2005年說起。
2005年6月,一份《關于為重大技術裝備研制企業資產重組構建融資平臺的方案建議》出臺,這份報告建議,在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和監管下,將數控機床行業的國有控股大型骨干企業組建成集團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為融資平臺,利用國家開發銀行的軟貸款對相關大型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完成改制并吸收外國先進技術進行改造。
上述報告建議由國內重型機床排頭兵企業齊一機床、齊二機床、濟南二機床和武漢重型機床4家聯合重組成重型數控機床集團。齊一機床、齊二機床首先試水。
要組建重型數控機床集團,首先要完成企業改制重組,搭建合理的公司構架并規范治理結構。在齊二機床政策性破產方案獲得批準后,2005年12月26日,齊二機床正式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4.5億元借款合同,并將資金用于企業改制重組和優先解決職工身份置換及兌現拖欠工資。
據悉,國家開發銀行的這筆4.5億元軟貸款,是通過“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性貸款”的信用渠道,借助黑龍江省投資平臺,由黑龍江省投資公司承貸,再轉投給齊二機床使用的。
齊一機床改制所走的路基本和齊二機床一致,同樣從國家開發銀行借貸了4.5億,改制后齊一機床更名齊重數控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稱齊重數控)。
據悉,當初的設想是,上述兩企業在改制完成后的兩年內進行重組,國家開發銀行將把對兩企業各4.5億元貸款轉貸給新組建的集團公司,并將貸款期限延長為10年。但是,由于兩企業重組計劃未能如期進行,事實上現在兩企業重組計劃早已擱置,因而近期償還部分貸款就成了必然。
盡管通過改制,齊二機床獲得了良好發展。2006年,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利潤6000萬元,同比提高118%。然而,處于高速發展中的齊二機床并沒有閑錢來償還貸款。于是,為了過好這一關,齊二機床便走上了職工集資之路。
有人評價說,現階段,像齊二機床這樣通過改制市場形勢良好的企業,要渡過還貸這一難關,集資還貸,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實際上,齊重數控與齊二機床一樣,其還貸也已成火燒眉毛之勢。為了償還貸款,齊重數控選擇了民營資本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馬股份)。
2008年1月初,天馬股份的控股股東天馬控股集團宣布受讓齊重數控4055萬股股份。而此前,天馬股份以每股2.2元的價格向齊重數控增資3億元,持有其65.12%的股權。至此,天馬股份及其控股股東所持齊重數控股權已超過87%,成為齊重數控第一大股東。
天馬股份主營通用軸承和鐵路貨車軸承等,其短圓柱滾子軸承和鐵路軸承市場占有率均高居國內第一。而在完成上述并購之后,天馬股份將擁有上游10萬噸軸承鋼冶煉廠(籌)、中游軸承產業、下游重型機床的產業鏈格局。
由于還貸形勢壓人,為了企業的發展,齊二機床和齊重數控一個選擇了職工集資,一個選擇了民營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