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負政策將加劇全球鋁過剩
國務院8日表示,將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并降低鐵礦石生產商的資源稅率。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文章預計,此舉將提高鋁和鐵礦石產量,因電價下調有利于中國國有鋁材生產商,后者依賴電網供應電力,這構成了企業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而此時全球市場正在艱難地消化過剩的供給。作為煉鋼的關鍵原料的鐵礦石價格在三個月內從每噸70美元下跌至低于每噸50美元,而鋁價今年以來已下跌逾4%。鋁被廣泛應用于從飛機到汽車的各類產品。中國政府的舉措不會減緩鋁價下跌,只會加劇中國對世界市場出口的激增。
金融時報認為,我國國內的減負政策可能會加劇全球鋁行業的壓力,影響到美國鋁業(Alcoa)、俄羅斯鋁業(Rusal)和力拓(Rio Tinto)等企業。花旗集團(Citigroup)稱:“在供給過剩的環境中,這些舉措通常會帶來推動必要減產所需要的價格下跌。”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的分析師約恩?丁斯莫爾(Eoin Dinsmore)認為,電價下調讓中國國有鋁材生產商能夠從煤炭價格下降中受益。他說,很多民營生產商已經享受了更低的成本,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燃煤發電廠。
“這將降低約2%的生產成本,雖然不是一個重大的利好,但它表明政府想繼續給這些企業以支持,”丁斯莫爾說,“此刻,他們并不希望勒住這一行業的擴張步伐。”
中國最大鋁材生產商中國鋁業(601600,股吧)(Chalco)將是關鍵的受益者。這家國企去年虧損162億元人民幣(合26億美元)。中國政府宣布下調電價后,其股價昨日上漲9.87%。
周三的決定使燃煤電廠上網電價下降了約5%。花旗數據顯示,中國約一半鋁廠依靠電網供電。
美國鋁業的首席財務官比爾?奧普林格(Bill Oplinger)本周說,中國的鋁廠一直不愿意減產。這家美國鋁材生產商預計,與1月份預測的過剩規模相比,今年將出現32.6萬噸的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