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合資品牌挖掘機調價特點簡析
1.挖掘機調價,“扎堆”現象明顯
如果是個別企業就個別產品售價進行調整,不會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然而,2005年2—7月,幾大外資、合資挖掘機品牌不約而同地調整了產品售價,當然會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外界有人曾猜測這是挖掘機企業一次有計劃的聯合行動。經過了解,我們證實此次行動完全是制造商的自發行為,并沒有經過任何的協商。
2.調價涉及機型廣
從挖掘機分會秘書長陳正利處獲悉,選擇調價的企業基本都對其一半以上的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調價涉及的機型相當的廣泛。而且有的企業甚至在半年內連續兩次調價。他還指出,在這些調價企業中,也不乏跟從者,有的企業看到其他企業調價了,也順勢跟著漲了。
3.新產品漲幅較大
由于企業對價格都比較敏感,所以在采訪中,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公開談價格,但大部分企業表示,2005年的新產品和主打產品價格漲幅較大。
4.部分漲價的老機型銷售幾乎未受影響
部分企業表示,企業對部分老機型的售價也進行了微調,但并沒有影響到用戶的購買信心,市場表現良好。
5.調價后,短期銷量有波動
從調價后這幾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除了調價當月,部分地區的銷售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外,從第二個月開始,銷售基本就恢復到了正常的水平,各挖掘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幾乎沒有因此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