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家電行業新格局
成為世界制造基地
我國家電工業建立了健全的生產制造體系,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是進行國際性制造和采購的最佳場所之一,國際跨國企業為了保持其在國際市場和本土市場上產品的競爭能力,紛紛向中國轉移制造基地,中國已成為世界家電產品主要制造基地。
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不斷調整
家電行業已經基本結束了高速成長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過度競爭造成了制造業平均利潤水平下降。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家電企業之間資源的重新整合成為必然,產業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一些企業通過戰略聯盟,改變了以往單一的競爭關系,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關系發展。企業通過聯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行業資本結構發生變化
伴隨著家電行業的發展,行業的資本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近幾年來,行業資本結構變化的趨勢是國有資本在逐步減少,民間資本的比例增加,這在經濟發達的江蘇、浙江和廣東幾省更為明顯,民營企業在行業中表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
制造商、經銷商、供應商共同調整行業結構
中國家電業以前是完全以制造商為主導的行業,但近幾年家電流通渠道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以百貨商店為主體的格局已經轉變為百貨商店、超市、家電專賣店、連鎖店等多渠道并舉的格局。特別是家電連鎖店的興起,預示著流通領域的一場革命,流通企業和制造企業之間的力量對比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并且出現了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進一步結合的態勢。中國家電業正在由制造商為主導的行業,向制造商、經銷商、供應商等共同發揮作用的行業轉變。
重視技術開發打造核心競爭力
許多家電企業已經認識到,技術開發能力關系到企業的競爭力。目前家電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科研能力,在個別領域達到或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2001年技術開發的重點是在節能、控制、環保和信息等幾個方面,研究越來越深入。在2001年家電企業技術大會上,發表的技術論文達到96篇,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并且論文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行業對技術開發的重視程度。
市場競爭不規范
家電行業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十分嚴重,企業同質性非常強,形成強烈的低價格爭奪戰。由于中國消費者的人均購買力相對較低,價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消費觀念還不健全,非常容易受低價格的誘惑。再者,許多家電企業的營銷手段貧乏,缺乏精密的策劃和高超的技巧,為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力,價格競爭成為了最主要的競爭手段。2001年最令人關注的是空調市場,價格戰幾乎貫穿了全年的競爭。目前中國家電產品的價格水平在全世界范圍是最低的,長期的價格戰對行業發展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
2001年度家用電器出口明星企業
海爾集團 格蘭仕集團公司
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企業集團 上海夏普電器有限公司
為了表彰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向2001年度家電產品出口額超過1.5億美元的企業授予“2001年度家用電器出口明星企業”稱號,以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