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動”不如行動
中國證券報6月23日報道: 自市場炒作供應短缺預期助推倫敦鎳持續上漲之后,資金目光又投向了“鋅”。因為,在鋅市場上同樣能夠找到有趣的“供應故事”。
自去年二季度以來,全球鋅礦產量便步入負增長,而去年下半年開始,精煉鋅出現緊缺,市場對鋅礦關閉預期強烈。在此背景下,LME鋅價自去年年底便出現震蕩上漲,2013年12月4日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5%。
光大期貨李琦表示,自去年四季度出現鋅礦關閉預期,以及精煉鋅短缺以來,市場對鋅的關注度開始提高,LME鋅持倉頻創歷史新高,價格也在年初大幅上行。隨著6月份鎳價在凌厲漲勢后走弱回調,鋅重回市場視野,市場資金多表示出“鋅動”。
李琦認為,未來有理由繼續看多鋅價。從供應面看,全球精煉鋅出現短缺,國際鉛鋅研究機構(ILZSG)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球精煉鋅供應短缺10.2萬噸,自去年全球精鋅出現短缺以來,短缺數量在不斷擴大。我國精鋅產量自二季度轉為負增長,5月產量同比增加0.01%,但1-5月累計同比減少0.17%。
庫存方面,今年以來,兩大交易所庫存持續下滑。截至6月17日,LME庫存已下滑至68萬噸附近,較年初的93萬噸減少近27%。SHFE庫存由年初的23.9萬噸減少至當前的不到21.7萬噸,減少9%。庫存下降可表觀的理解為供應收緊,但同時也需謹慎關注隱性庫存對鋅價的影響。
需求方面,終端需求相對疲弱,但預期向好。經濟增長在5月出現了企穩跡象,主要表現在工業增加值和基建投資增速,預期微刺激、定向降準等穩增長措施將支撐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