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恒久遠,環保永流傳
河北省邯鄲市首次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對鋼鐵、水泥、發電、污水處理等領域的69家企業的環保表現“打分”。環境信用評價根據環境管理、污染防治、社會監督、環境行為社會滿意度等考核指標,對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履行環保責任等表現“打分”,根據成績將企業劃分為誠信、良好、警示、不良企業等4個等級,分別采取鼓勵、警示或懲戒性措施。其中,環保警示企業、不良企業將分別被貼上黃牌、紅牌并向社會公布。
提到信用評價,人們最先想到的總是金融系統的個人信用,根據個人信貸行為,對個人信貸情況作出評價,在未來發生的信貸行為中可作出強制制約。而邯鄲市的環境信用評價將企業作為評價主體,把環保行動作為考核指標,對不能履行的企業也向社會曬一曬,警示了企業,更接受開放式監督,作為官方的環保行動,這樣新鮮的嘗試,很是吸睛。在很多人看來,一說環境保護就是老生常談,但是這個“老生”再老,恐怕也還是有“再談”的必要,因為這是發展的必經路。
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人民的生活離不開水、空氣、土壤、植被等環境因素,好的環境能夠滋養人民的身心,而糟糕的環境卻能使人流離失所,6月23日《焦點訪談》中,烏拉蓋濕地的消亡迫使像巴特爾一樣的牧民不得不放棄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更可怕的環境事件像核泄漏、重金屬污染等更危及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人民能不能安居樂業,環境是基礎。人民生活需要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自然愜意,人民的幸福指數更需要優質環境做保障。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能夠提升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環保生產,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為提升人居環境帶來強勁動力。
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今年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了《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其中第八條就是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幾十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是經濟增量給環境資源帶來的巨大壓力,已經開始制約個別地域的持續發展。如同建設中的大廈越來越沒有好的“鋼材”可用,只能等待這座經濟大廈在烈日和寒風中飄搖倒塌。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就是將企業本身作為突破口,迫使企業成為環境的好朋友,爭取實現企業、環境、社會經濟三贏的目標。
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夯實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長久以來,以經濟指標論英雄的政績觀使得個別領導干部一頭鉆進“錢”眼里。無視環境的哀嚎,每天只盯著GDP;無視群眾的抱怨,每天只想著烏紗帽。說到底,這些人就是沒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先,沒把群眾的訴求放在前。久而久之,導致了群眾對政府工作滿意度不高,對執政政黨信任度不夠。要改變這樣的循環模式,必須打掉唯經濟論。啟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就是砍掉企業和干部思想的“自利”當先,是地方領導從思想上重視環境、重視人民生活質量的體現,也是在為黨的執政基礎多添一塊磚。
習近平同志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動力資源,更多更好的環保措施是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更是對未來負責。十八大報告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邯鄲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這一環保新招式,也給整個社會更多啟迪,讓環保的思維更加活躍,環保形式更加豐富,讓老生常談的環保變著花樣“火”起來。讓我們實現:發展恒久遠,環保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