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前深度偏移成像優化快速遠景區分析
地震勘探中對于速度變化較大的構造帶進行疊前深度偏移處理至關重要,像墨西哥灣(GOM)和幾內亞灣(GOG)就屬于這類區域。這類地區的目標層通常在侵入鹽體之下,疊前深度偏移(PSDM)質量對于鹽體的解釋精度相當敏感。3D疊前深度偏移對質量要求較高,處理費用昂貴。這里提出一種新方法,能快速獲取鹽下成像,不需要進行全3D迭代疊前深度偏移處理。可能的潛力區確定后,就能對目標區應用常規技術。
墨西哥灣(GOM)和幾內亞灣(GOG)地區的侵入鹽體常規疊前深度偏移流程如下:頂部鹽體拾取的沉積流模型進行3D疊前或疊后深度偏移;鹽基拾取的沉積模型作3D疊前深度偏移;最終模型的3D疊前深度偏移。疊前深度偏移是一種迭代處理,包括多個處理費用高的解釋流程。未獲取最終疊前深度偏移結果前,最終深度成像質量不高的情況下是很難對遠景區做出正確評價的,應用常規處理流程,地質人員還要對鹽基底周圍及以下不太清晰的成像進行解釋,對復雜區域,可見部分的下伏沉積物解釋相對容易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基于成像優化的新方法。疊前深度偏移就是要在單個處理步驟中解決地震成像的聚焦和定位問題。將處理步驟分為兩步:用沉積模型作全3D疊前深度偏移定位,不包括鹽體,這一步拾取鹽體頂部數據;密集自動聚焦,爾后用于拉平初始疊前深度偏移成像。
以多種方法對3D深度數據體重調焦:(1)如能獲取清晰的鹽下反射,就能在整個疊前深度偏移完成后獲取可靠的成像,如果聚焦步驟不能獲取鹽下相干能量,則很難得到較好的結果。在沉積盆地中能較好聚焦和定位沉積層,調整射線使得能成像鹽下和鹽翼部分沉積,能較好聚焦鹽下沉積層,但定位較差。盡管這一方法受地面不同的聚焦點信息所限,但卻能較好地量化全疊前深度偏移。這一方法不同于疊前時間偏移,不需要進行任何速度拾取。密集聚焦數據處理是關鍵的步驟,需要認真處理以避免多次波能量增強或轉換波能量增強;(2)聚焦深度數據可以是零偏移距、反偏移和疊后深度偏移,用于獲取鹽基深度的初次正確成像。該方法能在鹽驅替模型上初次拾取疊前深度偏移的基巖。由于處理疊前深度偏移的速度提高了,定義了基巖后,就可以進行精細解釋,鹽下聚焦沉積層對控制鹽模型有很大幫助。3D疊后深度數據體比疊前深度偏移鹽模型更容易建立和解釋相干3D模型。
新方法在速度模型未被優化的情況下也能恢復并聚焦相干地震反射波。在含鹽盆地上進行了成功試驗,能快速評價鹽下成像潛力而不需做迭代處理。通過疊前深度偏移鹽基測試,新方法與反偏移和重偏移的耦合有助于確定鹽基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