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草生物制漿技術在長沙通過鑒定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范云六為主任委員的專家鑒定委員會,在長沙對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湘西自治州科技局以及花垣縣龍須草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高效節能型龍須草生物制漿技術”進行了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技術是一項利用微生物酶降解草本植物非纖維素物質的高新技術成果,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 高效節能型龍須草生物制漿技術,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劉正初研究員和湖南農業大學鄒冬生教授、博導等10余名專家組成的課題組經過近兩年的反復研究、試驗而獲成功。能將不同等級的原料龍須草加工成品質指標介于針葉木漿與闊葉木漿之間的高檔紙漿,并且適用于工廠化生產 該成果與常規化學制漿工藝比較具有低耗、節能、高產、優質、污染輕等特點,它的工藝輔料比常規化學制漿工藝減少54%,動力能耗節省33%,細漿得率提高5%,工業廢水可直接進入生物氧化處理且易于達標,廢氣、廢渣的排放量減少41%,機械噪音降低28%。這是一個集生態、生物于一體的好項目,有利于我州的退耕還林還草及生態州的建設。 副州長梁秋松在鑒定會上講了話。他說,龍須草的生物制漿技術的中試成功,表明了我州找到了生產高檔紙漿的新途徑,也使種草的農民得到實惠,今年要擴大龍須草的栽培面積2萬畝,建立一條年生產龍須草紙漿5000噸的生產線。 州委書記彭對喜到鑒定會現場看望了鑒定委員會的專家。他說,在今年的州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已經將龍須草的開發這個項目列入我們的計劃之中去了,請各位專家放心,我們自治州一定把這個項目做好。作為貧困地區,我們對于未來的發展起點應該是更高一點,要敢于采用中試技術應用到工業化之中去,推進我州的工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