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推動零售業加快整合并購以區域優先
“未來零售企業之間的并購將加快,行業集中度會不斷提高,同時應該以區域作為發展重點,先做強再做大?!苯^大多數行業領軍者和專家學者在昨天召開的2006零售CEO高峰論壇上認同這
一看法。
并購進入活躍期
零售業正在成為兼并收購的熱點領域之一。種種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跨國零售企業開始把并購國內商企,作為拓展中國市場的一種重要方式。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董事長鄭萬河表示,我國零售業正處于一個轉型期,未來的發展正逐步進入資本層面,以后并購會越來越多,王府井也可能使用并購方式進行企業擴張。
參會的零售業專家認為,外資的進入被認為是推動零售業加快整合的最大動力。
英國翠豐集團旗下的百安居成功收購了全球第四大建材超市歐倍德的中國業務,全球最大的家具建材零售商家得寶收購天津家世界家居也已經浮出水面。不久前,家樂福也放出風聲將收購至少10家中國本土零售商。在收購活動尤為活躍的家電零售領域,北美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以1.8億美元,順利“迎娶”五星電器。
普華永道全球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余葉嘉莉指出,外商對零售消費企業的興趣十分濃厚;而國內很多零售企業自身發展面臨瓶頸,上市融資又受到條件限制,于是并購就成為他們引進資金和現代化管理經驗的有效途徑。
國內零售業的執掌者承認,我國零售業的增長方式依舊比較粗放,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上海新光明集團董事長王宗南坦言,在規模、經營理念、管理體制等很多方面,國內零售企業還比較落后,原來數量擴張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店鋪擴張和銷售增長很快,但利潤卻沒有同步增加。
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零售業將實現12%-13%的增速,達到7.6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容量。但是,目前我國排名前100家的零售企業在整個行業中只占了10%的市場份額。2005年我國企業500強中的零售企業流動資金平均年周轉速度為2.4次,而發達國家同類企業都在20次以上。
區域優先做強做大
衛哲建議,本土的零售企業先區域后全國的策略可能更合適,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逐步向全國發展。
沃爾瑪中國區副總裁李成杰表示,沃爾瑪就是先區域后全國。地域性的發展可能比全國性發展更有理由。一般來說,全國性的發展需要非常完善、有效率的物流系統,而目前中國的物流比西方國家成本高很多。中國所有零售企業平均庫存是51天,美國是8天。
在做強與做大的關系上,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認為,強和大,如同人的兩條腿,是交替不斷往前走的??傮w上講,應先強后大;強到一個平臺,再做大,這樣走下去,會穩一點,順一點。
林喆 陳健健 來源:中國證券報